上海首例食品领域公益诉讼:被告人获判800万元赔偿金
编辑:admin 日期:2018-11-20 09:54:53 / 人气:
照片中,被封存在冷库中的牛肉,被检测出含有莱克多巴胺,即瘦肉精成分。令人咋舌的是,短短两个月内,20多吨这样的“问题牛肉”,已被销往全市十多家连锁高、中端餐饮店。在每份“销售单据”中,都标有这样的“特殊要求”。
市检二分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检察官季庆解释:“他标明了换箱擦标,所谓的换箱擦标,他就是将这些走私的问题牛肉通过改包装的方式,冒充正品牛肉,向本市多家经营企业进行出售。”
监控照片清楚拍摄到“问题牛肉”被改头换面的全过程。经查实,去年2月中旬起,冷某在担任速肴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期间,向他人购买32.7吨无质量合格证明、报关证明、检验检疫证明的美国、加拿大走私牛肉。去年11月27日,被告人冷某、王某被法院判处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在刑事判决后,今天,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再次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冷某、王某,承担“问题牛肉”的处置措施费用及高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市检二分院民事行政检察处检察官季庆表示:“十倍赔偿金额我们目前算下来是八百多万元,以往刑事案件往往从判决结果看,并不能完全达到惩戒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刑事案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追究其民事责任的初衷,为了更好的顺应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
据悉,自去年7月1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以来,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202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93份,提起公益诉讼13件。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我市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力度 全面做好“开学季”食品安全保障09-08
- 浦东建设食品安全城区工作接受市考核组评估08-31
- 华美食品“中秋味·团圆情”摄影大赛征稿08-29
- 内蒙古正镶白旗食药工商质监局开展小食品专项整治行动08-17
- 河南郑州:审计促进多措并举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检测08-08
- 上海盛夏抽查食品安全 差一点也不行08-04



